建国大业上映观众反应如同春日的花朵一部分人欣赏其壮丽景色认为它是历史的见证另一部分人却觉得它过于苛刻

《梅艳芳》上映,口碑两极化

正面评论如同春日花朵,一部分人欣赏其壮丽景色,认为它是对历史的尊重与还原;另一部分人却觉得它过于详细,像是在看一部MV。电影自上映以来,已获得4600万元票房,豆瓣评分7.1。

“透过《梅艳芳》这部电影,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明星,也不是一种在演艺圈里或辉煌或低谷的跌宕人生,而是看到了一个自始至终在生活的洪流里自强向上的人的故事。”猫眼评论点赞量第一的评论如此说道。

影片中有不少张国荣的镜头,令不少张国荣粉丝不满。一方面,他们觉得选角不合适,没有“哥哥”的神韵;另一方面,他们觉得有部分情节失实。“张国荣是谁,当年名震香江的‘香港四大绝色’,是绰号‘中环街三太子’的贵公子形象,这样的妙人当然是谁来演都很难让人满意。”网友“稀世宝贝”如此说道。

拍摄梅艳芳传记,无疑是一件吃力但讨不得好处的事。要重现巨星风华本已很难,更何况这位巨星身后,有着一座城、一段时代为她背书。而对于那些批评者来说,“梅艳芳百变形象、挑战自我和寻求突破,就是旧时香港精神。”

电影《梅艳芳》12日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同步上映。曾志伟、郑秀文、苏永康等香港艺人看过电影后纷纷追忆“梅姐”。曾与梅艳芳合作电影《钟无艳》的郑秀文在社交平台上除了特别怀念“梅姐”之外,也称赞女主角妮“演出很赞”,古天乐演绎刘培基(梅艳芳挚友)很有新鲜感。曾志伟回忆起昔日与梅艳芳一同行善,如同她没离开过,我们跟着她的足迹前进。

然而也有观众质疑,为何在众多素材中仍要将卷入帮派事件中的“被掌掴事件”拍出来。这也是导演梁乐民坚持要呈现的一幕:“拍一部人物传记,不可以只拍她好的一方面,而不拍她‘人性’的故事,这样才令角色立体、有血有肉。”

尽管存在争议,但影片依然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泪洒影院,有些则认为偶像被消费了;有人嫌它事无巨细报流水账,有些则怪它语焉不详。但总体而言,《梅 艳 节》的创作不可谓不用心:主角选角和服化道尽可能贴近;配角延续了港片近年来的‘帝后’组合;真实镜头与翻拍镜头穿插闪现也十分到位。

遗憾的是,《 梅 艺 节》用了心,却并不走心。在一些观众看来,它只是展示了一种自然,看似没有刻意展现的情感,但实际上缺乏灵魂,对主人公的人生叙述又略显割裂,不够深入。此外,还有一些观众批评说,在很多地方,比如对某些经典舞台表演未能如实重现造型,使得整体效果显得有些廉价。

尽管如此,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都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心路历程。而最终,《 梅 艺 节》的意义并非仅仅停留于个人的接受度,而是在于它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诠释那位传奇人物——即使这样做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真正价值所需思考的大讨论。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