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影评彭小莲导演真实自我电影之光

在我生命的六十多个春秋里,这是第一个没有彭小莲的春天。她走了快一年了(彭小莲, 1953.6.26—2019.6.19)。八十年代初,我正沉浸在书海中,一本英文语法书吸引着我的注意,当我抬头时,小莲已经踏入房间。“你在看什么?”她问,“英文语法。”“喔唷唷,这种书我从不曾翻阅过。” “何必要呢,我们去看看杨校长吧?”

童年、少年时代的小莲,在我们那个小镇上虽然未曾相遇,但她的名字却让我耳熟能详。人们说,她与街头混混搏斗,那张脸如同刀锋;她与我们班的一个顽皮男生,在阳台上合唱情歌;她去了江西插队;她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那些传言真假参半,虚幻又真实。我自顾不暇,只能偶尔听闻这份名气,心生敬佩和宽慰,那样的困境,她仍旧能够活得那么大胆无畏。

插队岁月,那十四五年,是我俩人生的转折点,最艰难最痛苦的时期,但我们都挺过去了。小莲直率、热情、美丽如初。尽管已久别重逢,我们之间却毫无陌生感,不需要解释,也没必要客套,我们是路人间。

那年的夏日,我跟随她的脚步,在淮海路漫步,与她共同回忆往昔。那时候,她在北京大学读书,而我则在上海教书,为那些幸运逃离苦海的人们打下坚实基础。但关于那些背后累累伤痕,我们尚未勇敢开启话题,让它暂且平静地躺下去。

回到小学,闲暇之余,我和小莲一起去附近商店买饼干。我准备购买包装好的,但她提议:“散装更便宜,更新鲜。” 她兴奋地帮忙捧起饼干,“省下六七毛钱吧?” “竟然,你下乡生活这么精明呢!” “总是会过日子,” 她豪迈地说。

事实上,小 莲外表光鲜亮丽,却家境并非富裕。她母亲独自抚养五个孩子,每月工资勉强维持生活。在小说《回家路上》中,她写道:“小时候妈妈不会让我穿破烂衣服,因为妈妈决不愿让人看到我们的穷相。她把自己的灯芯绒外套改给我,然后拿到店里染了一番,看起来和新的一样。”

八十年代跟谢晋合作1982 年,小 莲毕业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当时,我远赴美国深造忙碌至今。一封信中的赞扬令我震惊,它来自《黑夜 白昼》,一篇充满力量个人意识的作品。我只记得结尾:好好的啊,活出你自己。这份强烈个人意识于当时罕见,使我基本置之脑后,坚守常规。直到某日坐于舒适沙发间,无端恐慌袭来,从图书馆借阅中文杂志开始寻找答案,从中发现多篇她的作品,如《阿冰顿广场》、《燃烧的联系》等,其语言具有独特魅力,将读者带入梦幻世界,让人压抑不安焦虑。

九十年代再次相遇是在1996 年初,当她结束美国留学归来成为导演,而我也放慢脚步陪伴年迈母亲。在神奇的是,小 莲就在抵沪前两天给我的母亲打电话询问近况,并留下了联系方式。我急忙拨通电话,与老朋友重逢那刻,又是一段时间未见面,就像青涩少年时代一样成熟而又模糊。

接下来二十几年,我们保持联系频繁,每次聚首仿佛跨越千山万水,有一次聚餐持续至傍晚华灯初上,因其有事需分手而告终。那顿饭由荠菜肉丝年糕构成,大盘量两人足用,还有免费茶饮,便简朴自然。而谈及归国原因,则涉及对电影深厚的情感,以及文学对于中国故事文化土壤不可或缺的地位。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