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热浪,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如同一股清风,迅速席卷了大屏幕。它不仅在各大影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更是在上映不到一个星期就打破了十亿票房的神话。这部电影以中国古老传说为基础,将《封神演义》的精髓融入其中,讲述了一段关于混元珠、灵珠和魔丸,以及天劫咒语的传奇故事。在这片刻之间,一位名叫申公豹的人物的干预,使得应该拥有灵珠出生的哪吒成为了混世魔王,而灵珠则被赐给了龙王的儿子敖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孩子分别成长为“魔童”与武功高强、人品高洁之妖。
然而,在这部作品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对敖丙父母所表现出的爱情及其背后的社会现象。在故事里,龙族将整个振兴希望寄托于敖丙身上,他们甚至为了让他能够灭绝魔丸而牺牲自己最坚固的一部分——龙鳞,用来拼凑一副珍贵的龙甲。这份爱看似无私,但由于其附加的心理负担,却让人感到复杂且不易接受。这种对于孩子成功所下的极重责任,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现实中的家庭教育现象。
许多家长,即使无法达到超凡脱俗的地步,也愿意为孩子买下昂贵学区房,为他们铺设优质教育道路;即便是放弃工作陪读,也只图能让孩子早日实现梦想。而这些努力,看似出自于深厚的情感,却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种过度关注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我曾听闻一个关于“笨鸟先飞”的笑话,它反映出了这个问题:如果连飞都不能,有何意义再等待?在《哪吒》中,敖丬虽然承受着家族以及整个族群期待中的巨大压力,但他并未因此失去善良与正义,他选择站在哪吒这一边,与他共同面对挑战,最终达成了彼此间的情谊救赎。
电影中的那句“命由我,不由天”,既是哪吒抗争生活命运的一个决心,也体现在敖丬身上,他没有被父亲期望或外界定义束缚,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主与自由。这样的个性发展,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身处繁复纷扰的人生,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并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