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封神梦碎遗憾与使命的戏剧性交错

《封神第一部》:遗憾与使命的交错,寻路好莱坞的戏剧性探索

在中国电影市场与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封神第一部》的上映,无疑是千呼万唤之声终于得到回应。自2012年开始筹备至今,经过11年的等待,这部影片最终在近日走进了大众视野。豆瓣评分7.7、票房成绩约6亿元,可谓是商业上的不俗成绩。不过,与其宣传中的“创下中国影史最高投资”、“打造‘中国的《指环王》’”等豪言壮语相比,当前市场反馈似乎还未能达到同一层次,对于一些期待高峰的人士和观众来说,《封神第一部》的表现可谓是不尽如人意。

这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封神第一部》作为流行文化产品未能及时交付问世。这意味着片方必须面对市场风向转变、观众审美需求提升以及后起之秀势头强劲等难以预估的风险压力。可以肯定的是,在早前的作品标准中,《封神第一部》确实是一项制作天花板,或许凭借视效奇观、恢弘场景和华丽装饰来惊艳观众。然而,就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再精致华美的场景道具服饰,都应当为影片主题、故事与人物服务。

诚然,《封神第一部》改善了过去玄幻魔幻一贯被诟病的问题,如剧情空洞和人物浮夸,但距离片方张扬“玄幻史诗”的理想状态,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改编中国经典神话文本时,对于“弑父”这一主题过度渲染引发了争议与讨论。这不仅让原本深刻的情节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而且给予了西方古典戏剧移植带来的格格不入感。

值得肯定的是,以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的蓝本结合殷商王朝历史赋予家喻户晓的神话一种全新的表达和人物设定。不再将纣王塑造成荒淫暴君,而是一个明知妲己狐妖身份,却利用其谋夺王位、巩固政权的心机家。但这也导致原本原著家喻户晓的人物与精彩情节,如“比干挖心”、“姬昌食子”,变得平庸甚至草率。

电影工业化,不仅包括制作标准化,也包含成本控制与风险评估。在最初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片方披露信息窥见“封神三部曲”完善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雄心匠心。不管是好莱坞资深制片人参与创作还是长期系统训练青年演员,都显示出“封神三部曲”的超高标准和规模化。而且,“工业化”不应只包含环节流程规范化、制作标准化,还包括投资管理科学化与风险评估控制。

尽管最终如愿上映,但卡在后期特效制作环节的事故直接导致成品瑕疵——特效水准时好时坏,有业内分析认为这是分包公司质量问题。不过,这也显示出了最后把关制片方没能做好品控监督,让一部以特效为卖点的大型玄幻折损了原本优势。此外,由于漫长11年的制作周期,以及一次性30亿拍摄完成三集计划,大大的提高了风险系数,同时缩小了根据市场反馈调整改进空间。

随着电影市场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并伴随着观众审美迅速升级口味趋势不断变化,无疑对超高投入的大型系列作品提出更高要求,即预判市场风向,同时有定力打磨作品,更要平衡艺术与商业……如何把握系列连拍套拍节奏并适应市场变化,也成为电影工业体系下的重要考量之一。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