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又被老外笑死了?最近在上英语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小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差异带来的趣味。
那天,我们班的英语老师正好忘记带口罩,我和几个同学都没有戴。老师一进教室,就发现我们没戴口罩,脸上露出不高兴的表情。我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挨骂或者是罚写作业了。但是我没想到的是,老师竟然说:“好的,你们今天可以捏一下我的课堂。”
大家都惊讶地看着他,然后纷纷问:“捏什么?” 老师回答说:“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捏,有人觉得我的讲解太快,可以让别人先捏一下;有人觉得太慢,也可以让别人帮忙加速。”
这可真是让我心中一热,我马上举手说:“我来吧!” 老师点头让我开始。开始的时候,我把手放在老师的嘴边,用力一点点“推动”着他的话语。这时候,一些同学突然反应过来,他们也想要加入这个游戏。
于是,每当老师开口讲解一个词汇或者是一个句子时,我们就一起努力“推动”,试图控制他的节奏。这种游戏既有趣,又有点挑战性,因为我们必须迅速地理解他的意思,并且在合适的时候插入我们的“帮助”。
这节课虽然有些不同寻常,但却非常有趣。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新的单词和短语,还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到课程中去。我意识到,即使是在教学中,也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断尝试新方法,以迎接不同的挑战。
最后,当课间铃声响起时,我们还没有完全完成任务,但大家都已经充满期待,希望能够再次体验这种独特而有趣的学习方式。而对于那个忘记带口罩的日子来说,它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奇遇,更是一次对语言学习新角度探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