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市场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史上,《封神第一部》的问世延迟,犹如一位久候而未到的客人。自2012年开始筹备至今,前后历时11年的“封神三部曲”中,《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终于在近日上映。这部作品豆瓣评分达到了7.7,并且票房收入超过6亿元,这对于商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与此前宣传的创下中国影史最高投资、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标杆、打造“中国《指环王》”等目标相比,其市场反馈似乎还不能完全达到预期。
对于那些被高昂期待所吊胀的人士和观众来说,《封神第一部》的表现可以说是略显失望——毕竟,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不缺乏完成度高的“爆米花片”,但缺少的是真正能够彰显中国类型制作水准和表达实力的作品。而《封神第一部》的失败,最终归咎于它作为流行文化产品未能及时问世,这意味着片方必须面对市场风向转变、观众审美需求提升以及新兴竞争者的强劲势头带来的风险压力。
可以肯定的是,在过去,《封神 第一 部》的品质水准在同类作品中是顶尖的,它凭借视觉效果奇观、恢弘场景和华丽装扮来震撼观众。不过,在经历了长时间推迟之后,上映时机已经落后于好莱坞在国内影响力的逐渐下降。在这种背景下,这部以创作理念、制作模式到作品风格全面对标好莱坞为特色的影片,就显得与市场“错位”。
《封神 第一 部」的失败,或许也提醒着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电影工业化发展之路,以及深刻把握中国市场与观众需求,以创作出与当下情感和思想同频共振的作品。诚意与遗憾并存:雄心与使命感撑不起核心命题。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导演乌尔善团队展现出的雄心壮志,他们希望打造一个属于国人的“宇宙”。他们致力于将真人演绎中的瑰丽玄幻故事,与历史考证相结合,让其既有写实感又有想象力。在开场即展示了恢宏战役,也展现了质子旅充满血性的战斗,但这并不代表所有问题都已解决。
例如,对于改编古典神话文本的问题,“弑父”这一主题过分渲染引发了广泛讨论。开场即出现了质子族成员之间亲生父亲对峙自戕的情节,然后是殷寿威逝杀老商王。此后系列事件不断,其中包括集体弑父的情节,没有讲出层次,只是一系列无效的情节。尽管这不是新鲜事,但从呈现方式看,这些情节确实给人一种移植感觉,而非自然融入。
另一方面,本片还参考了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并结合殷商王朝历史,为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赋予新的生命。这让两个反派人物变得丰富多彩,但同时也让原本精彩的情节,如挖心比干或食子的故事变得平庸甚至草率。
最后,还有关于电影工业化的问题。这不仅仅包含标准化生产,也涉及成本控制和风险评估。在没有收获任何反馈之前,就敢于投入30亿元完成前期拍摄,是一项巨大的冒险,同时也是试图建立一个规模化、高效率的大型产业链条的一部分。然而,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资金链断裂等内部问题,以及外界因素如行业低迷等,都可能导致最终成品出现瑕疵,比如特效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封神 第一 部》激起了一阵高涨期待,那么如何将握住这个系列电影连拍套拍节奏,与市場風向變化保持一致,也成為電影工業体系內風險控制的一個重要環節。一旦首先呈现出来的小说就受到冷遇,那么整个项目就会受到损害,因为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此外,当单个项目表现不好时,它会影响整个系列的事务,使得每个小细节都变得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想要继续追求更高质量,更符合时代要求的话,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地考虑我们的策略,并准备好应对潜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