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电影《信条》时,观众们普遍感到困惑和挑战。尽管它不是第一个难以理解的影片,也不是最难以理解的,但为什么观众们会选择与它较劲?对于一项艺术作品来说,是否能够“看懂”其内容重要吗?或许并不那么重要。
《信条》是一部典型的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风格的电影,对于路人影迷而言,它极度不友好。但是,即便是自认为在诺兰影迷圈子内的人,这次也忍不住要反水,因为很少有人喜欢这样的感觉:“我难道是个傻子?”大多数人在看完后反应是:“我为什么要浪费宝贵的两个小时来看这部既没看懂、甚至都不知道哪里没看懂的电影?”
从片名到剧情,每个细节似乎都是为了挑战观众智商。幼儿园版、《信条》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特工执行任务的情节;高中版,则涉及时间旅行和逆向操作;而霍金版则讲述了未来社会利用熵增和熵减之间切换的事实。每个人对这个主题有自己的解读,而佛祖版则建议人们不要试图去理解,只需感受即可。
对于那些试图假装自己已经了解了《信条》的内容的人来说,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对方是路人观众还是专业人物?如果是前者,可以就幼儿园版本进行交流;如果是后者,则可以直接上高级版本。如果实在无法理解,那完全没有必要心虚,就像爱因斯坦那句著名的话:“有的中国同学妄图一晚上掌握我的知识,不能让他得逞。”
诺兰粉丝通常是不易流俗、爱动脑筋、有点独立思想、对电影艺术报有情怀且有点传统恋旧的人。而《信条》这次似乎玩大了,将这个圈子提高到了门萨俱乐部的地步。
然而,《信条》并非孤例。在电影史上,有许多类似的烧脑片,如无限循环类、《恐怖游轮》,精神/障碍类、《禁闭岛》,以及惊悚悬疑类等。这些类型都能考验导演和编剧的功力,并为观众提供深刻思考的问题。
因此,当我们面对那些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问题时,不必过于焦虑或自责。任何艺术都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我们的任务是在有限的情况下尽量享受其中,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说,看不懂也是一种欣赏,是一种接近艺术本质的一种方式。而对于那些真正努力去尝试去理解它们的人来说,他们已经走上了通往更深层次文化体验之路,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