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2绝世唐门》中的“风雪山神庙”,由翁劼导演,采用传统的手绘动画技术,这种手法涉及在纸上逐帧绘制画面,并通过连续快速展现来形成动画。定格动画自1907年诞生,与手绘动画有着相似之处,只是将手绘换成了对物体的摆放,每个物体在运动中不同的形态被拍摄下来,然后逐帧放映成动画。尽管现代社会难以寻找定格动画作品,但这项艺术形式一直伴随中国儿童的成长。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打造的《阿凡提》、《神笔马良》、《镜花缘》等系列作品曾是世界定格动态技术的领先者,也常与观众见面。
《阿凡提》系列成为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但当时技术并未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由于角色人偶骨架主要为金属丝构成,一些金属特有的回弹性无法避免,在摆位作时无法完全达到预想模样。而国际上已开始应用更加先进的人偶骨架技术,再加上电脑普及后的3D动画爆发,使得定格动作逐步边缘化。
近年国内动漫市场蓬勃发展,但仍未有一部定格长片问世。目前,定格应用主要集中在广告和短片中,由于不少制作方只视定格作为公司业务之一方向,整体质量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粗制滥造效率追求的作品。而今年9月首届巴塞罗那荔枝电影节上的主题单元“轻功夫·新武侠”中,有两部来自润物工作室的短片:《风雪山神庙》(13分钟)和《刺客聂隐娘前传》(4分钟)。
翁劼作为一名匠心独运的艺术家,他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期间带学生一起完成了《风雪山神庙》,而《刺客聂隐娘前传》则是为了影片宣传而创作。他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而是在研究生期间通过交换机会认识丹·卡尔才接触到定格。此后,他凭借父亲从小熏陶给他的材料、颜色优势,以及自己雕塑系所学模型骨架功底,在材料、颜色方面有着先天优势。
翁劼精湛的图像思维使他能够分析使用恰当图片讲故事,无需系统训练,他只能通过对曾看过电影进行分镜头拆解分析如何使用恰适当图片讲述故事。这正是他拍摄作品时的一个重要部分。一开始剧本只有一个文字大纲,不同分镜就是更具体剧本。在工作室中,将几十张分镜贴白板,让师们按照分镜进行拍摄。
谈到影片创作,翁劼逻辑清晰,“先提出一个整体概念设计,再同分镜师、美术共同完成故事剧情分镜投和细节概念设计。”这些前期工作完成后,在让场景师按照设计出场景、道具,道具师搭建基本框架,人偶师制作骨架,最后动画师再根据分镜头去进行发挥。在他眼中,“定格动物质语言,不同于二维、三维动物质语言。”
然而,从全球范围来说,虽然每一部成熟且工业化程度完善3D动物产量需要5-8年的时间周期,但生产周期并不决定产量高低。或许也有观点认为3D动物材质更新速度快,因此需要较长时间渲染数据量。但除了3D动物,还有2D动物材质也迅速进步,因为实物拍摄,所以近几年也获得飞跃,比如人偶骨架灵活度升级,以及摇臂轨道设计上的改进等等。
英国阿德曼和美国莱卡两家公司都是专注于这一行业优良传统保持稳定的生产单位。他们之间风格差异极大,如阿德曼突出英式幽默民族特色,将亲和力发挥至极致,《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诅咒》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物长片奖,而莱卡尝试多种新技术,如打印辅助制作。不过,对更多传统工作者来说,他们愿意保留不同材质碰撞产生的情感深度,为此打造复杂结构头颅,让五官能随机关运动呈现表情。
对于新的可能争议性的技术如何增添其情感深度,是他们思考的问题。而除了新工具还会引用一些具有实用性的辅助类工具,如iPad Pro Procreate app允许简单快速地做好分镜,可以协助团队捕捉灵感交流创意,同时可以将真人的特定行为拍下虚拟模仿真实关节变化让真实模仿这样的行为进行拍摄编辑减少特殊行动成本。此外还有Procreate修改图像编辑功能,便捷操作提高效率。此外,即便国内几乎难以找到如此专注于该领域团队,也存在一些商业合作项目保证运营,如润物工作室承接项目保证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