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从豪迈的野心到沉重的遗憾,雄心与使命无法托起影片之魂
在中国电影市场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史上,《封神》的出现是一个令人怀念的遗憾。自2012年开始筹备至今,前后历时11年的“封神三部曲”中,《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终于在近日上映。这部影片豆瓣评分达到了7.7,票房收入约6亿元,这对于一部商业大作来说是很不错的成绩。但与之前宣传中的创下中国影史最高投资、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标杆以及打造“中国版《指环王》”等目标相比,目前市场反馈似乎还未达到同样的高度。对一些被激发期待的人士和观众而言,《封神第一部》的表现可以说是略显失望——毕竟,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不缺完成度高的“爆米花电影”,缺的是真正展现出中国类型制作水准和表达实力的作品。
文章探讨了《封神第一部》的失败原因,并非单纯因为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在于片方未能及时交付产品。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市场风向转变、观众审美需求提升以及后起之秀强劲势头等难以预测的风险压力。尽管这部影片在视觉效果、恢弘场景和华丽装饰方面有着很高的地平线,但故事简单、人物线条粗糙等内容短板则得到了市场忽略或包容。
此外,这次拍摄延误也提醒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电影工业化发展路径,以及深刻把握当前市场和观众需求,以创作出同频共振作品为紧迫性。虽然《封神第一部》不是那些粗糙制作、堆砌明星的大型玄幻烂片,它展现了一种新的尝试,一种将真人演绎融入历史考证,为玄幻故事提供一种写实与想象之间平衡的情感体验。
然而,即便如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再精致华美的场景道具服饰,也应当为影片主题、故事与人物服务。而关于改编经典文本时过分渲染“弑父”这一主题的问题,则引发了争议并讨论。此外,由于没有讲出层次拍出深刻性,从而沦为低效甚至无效的情节,使得这部分情节显得格格不入,不伦不类。
最后,该文还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把握好系列电影连拍套拍节奏与市场风向变化?这是现代电影工业化体系下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一旦系列作品首部反馈不好,便可能连带影响后续作品。这要求制作者必须能够预判市场趋势,同时保持一定的心智定力来打磨作品,并且要平衡艺术和商业之间的手段。在这种背景下,《封神》的失败成为了一个教训,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在未来能够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