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停下了好久的脚步,电影院关门、剧组静止、电影节沉默,只有他的“十荐”片单在网上悄然传来。这个名为“一个人的电影节”的私人推荐,不仅是对新中国电影的一种期待,也是一次深入探索时代和社会生活镜头的旅程。
张献民,这位几乎不进电影院、只看非主流作品的人,他却拥有着无数人向他递交片子的权力。2017年的“十荐”入围片单虽然说是被迫欣赏,但这份欣赏中包含着艰涩与挑战,甚至需要半年的心理准备才能开始观看。
当他真正投身于这些影像之中,大起大落的情绪并未减少,一部影片能让他立即重播,从头到尾。这一过程,或许因为疫情更显得高效,45天内完成400多部影视作品统计。他发现其中长片占三成,纪录与故事接近比例,而30-60分钟短片则包括实验类别。在学生创作中占比50%,女性作者贡献25%。
2020年的“十荐”入围者,其中五部长片中有三部纪录,其中两部《矿民、马夫、尘肺病》和《美森谷地》已公开资源。这些作品,在豆瓣页面往往没有海报或简介,如同图书馆里的珍本,它们以一种微小而独特的声音说话。
张献民将自己的观察称为"私域观察”,但同时也提问:“个人性和公共性之间,是不是一定是排斥的?”这不仅是一个行为,更是一个试图跨越个人偏好与公众认可之間的尝试。在他的眼里,每一部影像都承载着不同维度的价值,无论是在历史回顾还是现实批判上,都值得深究。
从他的评论可以窥见每个影像背后的世界:《世纪新生》记录军训秩序,《游神考》的厂房走过时光,《岁月如织》的仪式感实验,《正常》的伪纪录风格动作片,以及跨性别主题《湖边散步》,它们都是关于时间、身份与记忆的小型剧场。而那些被归纳不到类型的小品,也孕育着新的亚类型或美学特征——倾向性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时代画卷。
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有20多个公益项目受邀参与,比如曾经自己体验过尘肺病演员经历的人文关怀项目《举自尘土》,它不仅展现了拍摄技巧,更重要的是传播力度和范围,以适应公共视野。在推荐语中,他谈及自己亲身体验疾病,看到了患者无法发声的情况,因此强调了替他们发声的必要性。
最终,张献民总结道:“这些‘看不见’的事物,其实正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却又隐藏于视线之外的一个世界。”通过这样的洞察,我们仿佛能够听到那些被忽略的声音,他们正在用不同的方式讲述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