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渠道为王。
在奥运热潮中,李宁等国内品牌通过批发模式迅速发展专营店。 门店数量从2003年的1985家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7915家,保持全国第一。
到2009年,李宁在国内运动服装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仅次于耐克。 公司收入和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并于2010年达到顶峰。
第二阶段:调整期。
奥运热消退后,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国内运动服饰行业进入低谷,增速迅速放缓。 以2010年为限,渠道为王的时代结束了。
由于过去渠道的快速扩张,国内运动品牌的进货过多、库存过多等问题逐渐显现。 李宁、安踏等公司营收增速快速下滑。 2011年李宁公司营收出现负增长。
现阶段,李宁已进入去库存、骨愈合调整期。
现阶段李宁集团的主要任务是:清理库存、进行渠道改革(从以前的批发经营改为直接零售主导),同时建立以李宁品牌为核心发展篮球运动、跑步、训练、羽毛球和运动。 时尚的五大核心运动品类。
经过一系列改革,2014年李宁营收恢复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李宁在此期间的营销策略:将赞助资源集中在核心品类上,大力发展篮球运动,并签约NBA球星德维恩·韦德。
第三阶段:重新开始。
痊愈后,2015年,库存周转率开始逐年下降,利润也开始反弹并快速增长,全面复苏开始。
此阶段,李宁本人回归管理层; 2019年,前优衣库高管小坂武史(钱韦)受聘加盟李宁。
这一时期,在品牌方面,李宁依然以核心品牌为主,同时还推出了衍生子品牌李宁YOUNG(专业运动童装品牌)、中国李宁(运动时尚品牌,一炮而红)。 2018年纽约时装周)和1990年李宁(平价奢侈品牌,宁咖啡是这次首发的地方)。
除了签约体育明星、赞助或主办体育赛事等一贯的主要营销方式外,李宁还通过跨界合作、参加巴黎时装周、开设专卖店等方式营销运动时尚产品。 ,塑造中国李宁高端运动品牌形象。
李宁的“国潮”形象是在2018年纽约时装周上一炮而红时确立的。 同时,深度发展粉丝经济,聘请华晨宇、肖战等流量明星作为代言人。
渠道策略方面,2015年之后,随着库存问题基本解决,2017年提出大店策略,即重点发展优质、盈利的店铺,推动店铺效率的提升。
2019-2020年,李宁的经销支出将主要投入大型门店,提升体验。
配合大店战略,李宁店形象持续升级,推出第八代形象店和中国李宁2.0形象店,提升时尚生活产品的购物体验。 第八代店面形象还荣获Muse国际设计奖。
无论是现在的营销策略还是渠道策略,都是围绕提升品牌力,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为目的。
02
大商店+咖啡厅
李宁2021年上半年门店总面积有所增加,平均面积超过180平方米。 大型店铺850多家,平均面积400多平方米。 并加速关闭亏损门店。
因此,在大型卖场开设咖啡店,成为李宁提升顾客体验的一大举措。
一方面,从大卖场的面积来看,有空间可以打通,打造咖啡角甚至咖啡店; 另一方面,开咖啡店可以增加顾客体验。
现在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线上消费,要想线下消费生存下去,就必须提升体验。 线下购物体验是吸引消费者进店的关键。
走进店是第一步,留住顾客是第二步。
恰巧咖啡店能留住顾客,尤其是陪丈夫或妻子逛街的顾客。 以前,他们只能坐在沙发上,甚至蹲在店门口。 如今,咖啡店已经成为一个人们常去的地方。 有了宁咖啡,妻子和丈夫都想去购物。 需要多久就需要多久。
而且,咖啡是时下的潮流元素之一,所以将其加入李宁时尚店,实在是锦上添花。
说白了,宁咖啡是李宁门店战略的一部分。 这是李宁在营销和渠道策略上非常明智的举动。
如今,咖啡很受欢迎。 宁咖啡的出现不仅仅是营销噱头,更是真正提升了门店体验。 如果咖啡业务也能带来额外的收入,那将是双赢的局面。
所以,李宁的咖啡生意并不是做副业,最终还是为了卖衣服。
不知道李宁是否已经开始这样的做法,其他品牌是否会效仿,最终成为运动品牌旗舰店的标配。 就像麦当劳有McCafé,肯德基有K咖啡; 全家有派客咖啡,711也一定有。 我自己的7咖啡。 大家,事情就是这样卷起来的。
03 跨行业,重在表现
李宁并不是第一个跨界咖啡的服装品牌。 美国时尚品牌拉夫·劳伦(Ralph Lauren)是咖啡行业的先驱,已涉足咖啡行业多年。 Ralph’s Coffee北京店位于Ralph Lauren三里屯店的整个一层。 Ralph’s Coffee 的第一家亚洲店在香港开业,紧邻 Ralph Lauren 店。
李宁将宁咖啡植入门店的想法与Ralph Lauren颇为相似。
运动品牌进行跨界营销是很常见的事情。 与其他服装品牌联名已经是一种常规操作。 如果没有火花,销售的节奏就会更大,才有足够的噱头,带来流量曝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安踏宣布进军酒店业。 旗下品牌FILA与凯悦酒店集团在上海西虹桥共同打造FILA酒店FILA HOUSE,预计2024年开业。放眼整个服装品牌,国外跨境酒店奢侈品牌比比皆是,如范思哲、宝格丽等、Salvatore Ferragamo、Armani、Fendi、LV都有酒店。
无论是中国邮政还是较早进入咖啡行业的同仁堂,卖咖啡能否赚钱恐怕都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扩大影响力、增加话题性、吸引年轻人关注、引入新流量是营销目的。 如果能赚钱就更好了,最终能实现咖啡消费者和自家产品消费者的相互转化。
就像奢侈品牌开酒店一样,是奢华生活方式的延伸。 是维持客户、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方式之一。 还可以实现酒店客户转化为自有产品的客户。
毕竟,咖啡店的最终目的是为运动品牌提供反馈。
回到李宁的表现。
去库存后,李宁进入了新的上升周期。 这除了李宁自身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自救成功外,与大环境的改善也有关系。
从中国整个消费环境来看,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 收入的增加意味着消费规模的扩大。
与此同时,全球运动服饰市场规模领先服装行业,2021年市场规模为6662亿美元,首次超过女装6555亿美元。
此外,随着年轻一代对国产民族品牌认同感的提升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加上国内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国货风潮席卷而来,“国货崛起” “在中国市场,中国运动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逐渐上升。
2021年,李宁和安踏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和第四,而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分别下降了0.9%和2.5%。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宁打出了“国潮”牌,在时装周上走红。
没想到,2021年3月的新疆棉花事件进一步催化了国货崛起,引发了顶级运动品牌版图的洗牌。
本土顶级运动品牌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从官方旗舰店销售额来看,李宁、安踏3-7月累计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1%、40%,而耐克、阿迪达斯3-7月累计销售额分别为A同比分别下降37%和45%; 从收入增速来看,本土运动品牌的零售增速继续高于海外品牌,尤其是2021年Q1之后,差距越来越大。
本土运动品牌表现出色,但为何2021年9月股价开始下跌? 李宁、安踏股价均腰斩。
主要原因当然是早期涨幅太高。
自2018年李宁股价进入上涨趋势以来,已上涨15倍至2021年的最高点,最高市盈率达到127倍。 安踏股价从2018年到2021年也上涨了5倍,最高市盈率达到83倍。
2021年季度之后,国内消费开始停滞。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看,8月份增速骤降至2.5%,比7月份回落6个百分点,进入相对低迷阶段。 到2022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
股价已经处于高位,加上整体消费疲软的影响。 虽然李宁和安踏业绩稳定,但无法阻止估值过高。 目前股价腰斩的逻辑就是杀估值。
从李宁2021年的业绩来看,营收同比增长56%,净利润增长136%; 而这种出色的表现其实已经提前体现在去年上半年的股价上。
今年以来,各地疫情进一步影响线下消费,势必对李宁今年的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加上2021年同期的高基数,李宁今年的业绩能否保持高增速存在问号,预期自然不明朗。 这将导致股价继续下跌。
04
结尾
长期来看,从整个行业来看,全球运动服饰零售市场的高繁荣仍将持续,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7.5%的高水平。
从品牌角度来看,在全球运动服饰行业的竞争格局中,中国品牌的份额不断提升。 李宁的全球市场份额为2.2%,安踏为2.1%。
未来,随着疫情过去,消费恢复,整体运动服饰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运动服饰品牌在中国及全球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李宁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
国信证券预计,2022年至2021年李宁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李宁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为30倍。 不少机构认为其估值已达低位,有稳定基本面支撑。 在估值阶段结束时,将会出现逆转。
让李宁这个“国潮”再流行一阵子。